二郎呼吸停了一下, 颇为头疼:“没有红靴。”

“没有?”四郎好生失望,“我要叫母亲给我做红色的靴。”

二郎抓住他的胳膊:“我见到母亲就告诉她, 你别乱动, 我给你穿衣裳。”

四郎张开双臂, 二郎把他身上的衣裳扒掉换上红色的, 本以为会很难看,上上下下看一番, “还行。”

“还行?”四郎皱着小眉头, “好看还是不好看啊?”

二郎总感觉他说不好看,四郎会继续翻找衣裳, “很好看。大兄和三郎一眼就能找到四郎。”

“我们走吧。”四郎把手递给二郎。

二郎怕太子等急了, 令侍从抱着二郎。

太子等得是有点急, 正打算进去喊他俩,二郎出来了, “怎么这么——四郎戴的什么?!”

“他小时候的帽子。”二郎道,“孩儿不让他戴,他一定要戴。”

四郎很怕太子让他拿掉,抢先道:“我就要戴, 就要戴。”

太子好笑:“我也没说不让你戴。现在可以去宣室了吗?”

四郎小脸微红, 扭扭捏捏道:“可以的。”

父子三人甫一到宣室, 刘彻就忍不住问, “四郎, 你戴的什么东西?”

“虎头帽啊。”四郎行礼后跑向刘彻, “祖父, 我好看吗?”

刘彻看向太子,太子苦笑。刘彻转向二郎,二郎叹气。刘彻扶额,“四郎,这个帽子是小孩戴的。”

“我小啊。”四郎道。

刘彻噎了一下,“你不小,五岁了。”

“五岁也小。”四郎转向二郎,“阿兄,我小不小?”

二郎笑道:“跟我比你很小。”

“祖父听见了吧?”四郎没容刘彻开口就说,“祖父,我们去接大兄和三阿兄吧。”

刘彻没听懂,看向太子。太子把他的猜测告诉刘彻。此时有用鸽子传信,有用大雁传信,刘彻再次听到太子提到鹰也没怀疑,在太子说完就回卧室换衣裳。然而,出了宣室,刘彻就感觉到所有禁卫都偷偷看四郎。

刘彻打量一番抓着二郎的手,欢天喜地的四郎,无奈地叹了一口气,这孩子啊。

两万骑兵凯旋而归无需皇帝亲迎,领兵之人是大将军,两名监军是皇孙,这支军队就不一样了。大军出发前,除了帝后和太子一家,连平阳长公主也不知道大郎和三郎随军出征。

大军出发后,百姓听说两个小皇孙也跟过去,没人说皇家胡闹,因为汉军要面对的是匈奴。一着不慎便会全军覆没。百姓纷纷说皇帝打仗打疯了,连自己的亲孙子都不放过。以致于大军刚到长安地界,老百姓就奔走相告,大将军回来了,两位皇孙回来了。

刘彻乘车抵达城外,碰到振威将军。振威将军很是纳闷,他还没入宫,皇上怎么就知道他们回来了?随即想到三郎的鹰,振威将军想明白又回去禀告卫青,皇上到了。

驰道两旁全是附近百姓,禁卫开道,刘彻下车,大郎纳闷了:“祖父身边是什么东西?”

卫青也下马了,正领着大郎和三郎往刘彻走去,听到大郎的话看过去,“什么什么东西?”

“祖父身边的红团子啊。”大郎道,“舅公没看到?”

卫青:“你父亲从车上抱下来的,应该是四郎。”

“四郎?!”太子下车时三郎正下马,就没看到太子把四郎放地上,“四郎怎么穿一身红出来了?”

四郎抓着太子的手,很是紧张,“父亲,大兄呢?我为何没看到啊。”

“朝咱们走来的那些人当中,两个最矮的就是大郎和三郎。”太子小声说。

四郎惊呼:“真的吗?”甩开太子的手,拔腿就跑,扯开喉咙喊,“大兄,阿兄,我好想你们啊。”

刘彻踉跄了一下,争相偷看龙颜的百姓齐刷刷向小红团看去。刘彻眼睛余光注意到身边的宦者和禁卫也在看四郎,忍不住高喊:“刘宣!”

四郎停顿一下,刘宣?那是谁啊。不管了,继续跑,“大兄,阿兄,你们怎么才回来啊?”

“你怎么穿成这样?”三郎走向前。

四郎停下来,仰头看去,眉头紧皱,“阿兄?”

“是我。”三郎道,“不认识了?”

四郎摇摇头,思索片刻,“阿兄不一样了。”

“四郎都长高了,阿兄也长高了啊。”三郎把剑解下来递给身后的中护军,弯腰抱起四郎,“这一身是谁给你穿的,母亲吗?”

四郎像献宝似的,“我自己啊。大兄,是不是一下就看到我啦?”